加大复工复产政策落实力度
文章来源: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:2020-04-16
政策制定贵在科学,政策扶持重在精准。推动企业更好复工复产,出台政策是“最先一公里”,落实好则是“最后一公里”
最近一段时间,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,精准扎实有序推动复工复产。如何让扶持政策真正惠及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,值得思考。
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趋缓后,各地对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视程度很高、推动力度也很大,不少企业逐步回到生产经营的正轨。然而,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,一些基层扶持政策落地不实,让政策效力打了“折扣”,如政策精细程度不够,导致政策指导性降低;又如政策初衷虽好,但对接现实不够,执行难度大;再如政策扶持面较广,但需求对接不准,政策效能难以达标,等等。政策聚焦模糊找不到抓手、政策落实难度大、政策供需结构不平衡等问题,需要各级政府在具体落实中、在与企业对接协调中加以调整,找到政策落实的“共赢点”。
政策制定贵在科学,政策扶持重在精准。比如,有地方出台“加大技改资金支持”措施,意在鼓励扩大疫情防控急需物资的生产,但对其标准以及制定标准的主体规定不够明确,具体执行中找不到抓手。精准扶持应谨防“一刀切”,要根据区域、行业、企业受到疫情影响的具体情况,有差别、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、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等性质不同的企业,对疫情风险的防范化解能力不同,遇到的挑战也不一样,应该根据各自情况精准施策。
推动企业更好复工复产,出台政策是“最先一公里”,落实好则是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调研中,有些小微企业主反映,由于缺乏抵押资产,银行贷款风险较大,致使实际贷款难度比较大、额度相对小。之所以出现此类情况,与制定的政策措施相对宽泛有关,特别是对真正有需求的企业没有“一对一”的帮扶办法和“点对点”的帮扶机制。从这个层面看,政策制定不仅要围绕“放管服”改革进行,而且应更加注重系统化、可及性,切实打通政策落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每一条政策意见发挥出实际效用,真正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、迎来发展机遇。
“善弈者谋势,善谋者致远”。帮助企业跨坎闯关,各级政府要下好“一盘棋”、把好“方向盘”、拿好“指挥棒”、送上“定心丸”,增强扶持政策的精度和效能。一方面进一步优化政商关系,在充分利用数字政府、智慧政务等平台的基础上,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定制化服务;另一方面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,适时发挥政府作用,从降成本、补短板、解难题等方面入手,用好政策惠及企业,同时积极引导企业练好“内功”,增强市场竞争力与创新发展力。各级党委政府唯有认真履行领导责任,特别是抓落实的职责,提高政治站位、提升治理能力,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,才是把初心落在行动上、把使命担在肩膀上。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、总体上是可控的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,因地制宜、因时制宜优化完善疫情防控举措,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复工复产的条件,不失时机畅通产业循环、市场循环、经济社会循环。坚定发展信心、积极主动有为,就一定能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,奋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。(文 宏)
主办单位:盘锦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: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[网站地图]
网站标识码:2111000057 ICP备案序号:辽ICP备2023000884号-1 辽公网安备21112302000031号
联系电话:0427-2839005